潮新闻客户端 金凝
“没来浙江,你真不会知道南方还有这么热爱吃面的地方。栾树初红的季节,随意打开一座浙江小镇,都能闻到一股股面香。”
说来巧合,刚看到以上这段话,就看见“晚潮”里一位象山文友写了一篇介绍象山海鲜面的文章:
“在象山这片被海风亲吻的土地上,海鲜面是当之无愧的美食名片。街头巷尾,大大小小的海鲜面馆各具特色。鹤浦老虎面馆藏在菜场中,食客自选东海野生小海鲜,猪油打底、咸菜提鲜,三五分钟便端出一碗直击灵魂的鲜美;石浦延昌浇头面馆走‘浓油赤酱’路线,大虾干、鳗鱼、熏鱼等浇头,让每一口都滋味十足;传承三代的石浦老太婆面馆更是豪放,鲳鱼、梭子蟹、皮皮虾层层堆叠,丰盛得让人瞬间满足。”
在他活色生香的文字里,一碗热气腾腾地、带着咸腥海风的海鲜面向我扑面而来。
于是,我决定在这个节日,赴象山吃一碗海鲜面。
展开剩余69%一路导航到“石浦老太婆面馆”。铺面不算起眼,混杂在渔港古镇那种特有的、略有些凌乱的市井气里。可一走进去,只一眼,便被那琳琅满目的海鲜浇头夺去了全部心神。银亮的鲳鱼,张牙舞爪的梭子蟹,肥大的皮皮虾,它们有的静静地躺在碎冰上,有的在水箱里来回游动。老板见我们是两个人,推荐了两人套餐,98元。
当一大盆端上来时,我觉得超值!我数了一下,里面有梭子蟹、皮皮虾、小黄鱼、鲳鱼、豆腐鱼、蛤蜊、蛏子、带鱼、甜虾、八爪鱼以及手工鱼丸等。
我先舀一勺汤,入口极鲜,是一种复合的、浑厚的鲜。再挑起一箸面,面条是南方常见的米线,爽滑,尽职地挂满了汤汁的滋味。然后,便是向那“层层堆叠”的海鲜发起进攻。蟹肉清甜,虾肉弹牙,鱼肉细嫩,每一种海鲜都在唇齿间诉说着大海的故事。
我吃得鼻尖微汗,唇齿生香,心里却异常妥帖。碗已见底,余味悠长,一碗好的海鲜面,吃的不仅是味道,更是一种风土,一种大海慷慨的馈赠。
味蕾和胃同时得到满足后,我们踱步去了不远处的石浦古镇。
石浦古镇地处浙洋中路,北通苏沪,南及闽粤,自秦汉以来,海洋文化与大陆文明于此交汇,农渔商贾,人文荟萃,渐成渔港、商港、军港重镇。它是中国最早海洋渔业发祥地之一,是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的重要节点。
晚上的石浦古镇是不收费的,游人摩肩接踵,以年轻人为主,他们摆着Pose,拍着视频,各处打卡留影,让古镇充满了活力与生机。
正如清代诗歌所写:“蜃雨腥风骇浪前,高低曲折一城圆。人家住在潮烟里,万里涛声到枕边。”石浦古镇在山脚下,沿山势蜿蜒而建。依山临海,一头连着渔港、一头深藏在山间谷地。
我们拾级而上,只见两侧是保存完好的明清、民国时期建筑,飞檐、雕花、木窗、砖墙都透着古韵。此刻暮野四合,青砖旧瓦,灯笼摇曳,海风过耳,好不怡然畅快。
临近中秋,抬头见一轮圆月洒满清辉,低头是错落的民居如星子般落满山坡,一城山海的底蕴在夜色里缓缓铺展,渔趣万象在这古意与新潮交融的小镇里,酿成了一帧帧动人的夜之诗画。
明天我要去看这里的日出,再去赶这里的海。
我想,和象山的一“面”之缘,不止于舌尖。最终会让我收获一片海,一座城,与一隅真实的人间烟火。
发布于:浙江省股票融资50万一天利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